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

发布者:房振伟发布时间:2021-04-16浏览次数:1232


摘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必须牢牢抓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这两个着力点,实现二者之间的紧密协同。推进这项工作,需要把握课程思政的中心命题和思政课程的本体要求,在知识属性层面确认个体性-社会性互动是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基本前提在于建立起知识与发展的联系,主要方式为个体与社会双向循环互动,最终目标是帮助个体理解社会并进入社会。当前,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还有一些列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以三爱构筑高校课程体系、以三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三变优化思政课程教学,促进二者之间形成个体性-社会性的生动联系,这是当下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实践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要求高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并特别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这一指示要求推动包括专业课程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已不言而喻,然后,这一根本任务究竟如何落实,还处在迷思阶段[3]。就课程而言,一直以来,高校把专业课程理解为智育,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解为德育,导致课程育人功能的结构性缺失,“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4]现象未能根本改变。聚焦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追寻专业课程知识所蕴含的情感意志、理性思维、价值传承和文化意义,已经成为当下高教战线的基本共识。在此基础上,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日益得到重视。当前学界主要集中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研究。有学者从育人整体出发,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统一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当中[5]。有学者从课程属性出发,认为课程思政唯有与思政课程保持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文化认同的“同向”,才能形成协同效益[6]。还有学者从课程功能出发,认为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思想价值和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拓展思政课程的师资力量、课程载体和教育资源[7]。


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仅需要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更需要建立专业课程、思政课程所蕴含的知识以及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生动联系,才能更好发挥育人功能。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在实践中究竟怎样实现二者有效统筹,这是当前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课程思政所依托的课程是高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课程,这类课程是由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分门别类的人类认识成果所构成的知识逻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课程内容是由占主导地位的政党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所构成的思想价值体系。从课程内容上看似相对分离的两类课程教学之间如何实现统筹,显然需要把握课程思政的中心命题和思政课程的本体要求,在知识属性层面确认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


1

发展个体性价值是课程思政的中心命题


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


所谓发展个体性价值,就是课程知识教育对个体发展重要性程度由少到多和由低到高的改变,即课程教学所引起的学生在身心智力等多方面发生的正向改变。发展知识的个体性价值,实现课程学习由“知其然”(知识是什么),到“知其所以然”(知识是怎样产生),再到“知其必然和当然”(如何正确运用知识),是专业课程教学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价值支柱。多年来,“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主渠道”的理念,已经确认了课堂是最经常、最普遍的育人方式和育人途径。专业课程对个体的发展到底是什么?从课程内容来看,专业课程是由比较稳定和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所构成,反映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程和发展水平。通过课程教学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无疑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专业课程发展个体的形式。但如果只是将表层化的知识传授作为其发展性,无视知识所蕴含的情感意志、理性思维、价值传承和文化意义与个体发展的生动关联,必然消解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因为专业课程是由知识与价值、观念与思想、逻辑与方法等构成的,除去课程知识外,还具有十分丰富的发展个体性价值要素,有必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挖掘好、提炼好、运用好这些丰富的要素资源,拓展专业课程学习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


因此,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建立与个体发展的多维联系,其中既有“知其然”层面的联系,也有“知其所以然”和“知其必然和当然”等层面的联系,在认知能力、情感品质、价值判断、理想信念等多维度追求为个体带来实质性发展。一方面,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习得并占有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认识成果,在认识世界上达到人类认识历史高度的同一性,使个体由自然的人发展为历史的人;另一方面,通过知识符号这一中介建立起个体与所在社会的联系,推进个体由认识社会到认同社会再到发展社会,使个体由历史的人发展为社会的人。


2

发展社会性价值是思政课程的本体要求


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


所谓发展社会性价值,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帮助学生逐步达到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进而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与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协调起来。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有意识形态的属性,都必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这是教育的内在特性和价值责任。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到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是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或掘墓人,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大局。回答好这一问题,是思政课程教学的政治使命和终极追求。“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依据马克思主义“人与社会”关系内在统一论,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必然内在包含“一体化的两个方面”——“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和“为学生发展需要服务”,并使这两个方面有机融合为一个教学内容整体[9]。其中,“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体现了思政课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发展需要服务”体现了思政课程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但其实质为通过人的发展实现社会发展。因此社会发展是思政课程的主体要求,是用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符合现实社会发展进程的人。


思政课程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四个自信”和做到“两个维护”的主战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当代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和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和内在动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以此构成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0]。但也应当看到,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不会天然地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必须通过思政课程教学进行思想灌输,引导大学生对主导思想在认知基础上产生认同,在认同基础上产生信念,在信念基础上自觉践行服务社会稳定发展。反之,如果淡化弱化思政课程教学,必将导致主导思想在课堂“失踪”“失声”,甚至动摇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因此,作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战场,思政课程不仅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


3

“个体性-社会性”互动是统筹二者的逻辑起点


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


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仅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接受知识,而且在于充分实现知识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但何以统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作为反映人类认识成果,课程思政是发展专业课程个体性价值的存在,思政课程是发展相关课程社会性价值的存在,要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统筹,其逻辑起点是在知识层面构成“个体性-社会性”的生动联系,从而有效统筹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与课程的相遇、知识与知识的相遇十分值得关注。因为从课程的角度看,“没有课程是完美的,因为它不能预测学生、教师和情境的不确定性的变化”[11]。因此,课程与课程的相遇以及知识与知识的相遇能够弥补单一课程的“不完美”,改变学生停留于单一课程知识的学习状态,形成不同课程、不同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与互动互补。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而言,统筹二者的关键在于增进两类课程知识的相遇,提升“个体性-社会性”互动,更好地实现个体通过知识学习由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到进入社会、发展社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也只有进入并促进社会发展,学生的个体价值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体现。面对具体的课程学习或知识内容,教学需要追问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更要追问学生是否与知识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成一致,以及是否与所处社会的政治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达成一致,引导学生从个体发展到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在融入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个体发展。


第一,“个体性-社会性”互动前提是建立起知识与发展的联系。这是因为,没有知识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学习知识只是了解反映客观世界规律的符号存在,这些“符号存在”连接学生个体以及社会的意义无法建立,更无法形成“个体性-社会性”的互动。实际上,缺少与发展联系的知识学习属于应试型学习,追求的只是表层化的知识认知和记忆过程,势必忽略个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不仅无法真正理解知识以及知识所蕴含的自然意义、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学生无法理解知识对于个体发展、社会发展的价值所在。只有在知识与发展之间建立联系,才能破除将占有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终极目标的积弊,打通知识由个体发展到社会发展转化的通道,并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中提升知识学习的意义。对于课程思政所依托的专业课程知识,建立发展联系强调的是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理解知识和传递知识,将知识以及知识本身固有的自然意义、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引入学生的生命发展,实现知识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为由个体发展到促进社会发展积蓄能量。对于思政课程知识,建立发展联系不仅强调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更在于帮助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并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个体价值提供基础条件。


第二,“个体性-社会性”互动方式是个体与社会双向循环互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是简单的集合,也不是孤立静止的状态,而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与影响,交替上升的双向循环互动过程。从知识传递过程来看,知识与学生联系追求的是将表层化的知识认知过程向情感实践、文化实践、价值实践、生活实践的转化和进阶,新的知识被接收必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观念和社会生活体验产生互动,从而引起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的理性思考,达成更有意义的学习状态。一方面,课程思政升华了专业课程知识传授的意义,不仅是学生与客观规律的相遇,更是学生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遇,发展的不仅是个体的知识结构,更是个体的认知结构、情感与处世的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让个体更加理解社会,为进入社会发展社会创造条件,实现由个体发展上升为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思政课程知识体系作为具有一般社会现实烙印的政党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在传递过程中必将受到学生个体认知方式以及鲜活生活体验的印证,具有现实社会意义的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体对社会的认知,从“社会现实的一般知识”变为具有个体差异化的知识系统,为学生进入社会实现个体发展打开通道,达成由社会发展跃迁至个体发展的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可能是正向的或反向的,其关键在于是否结合个体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


第三,“个体性-社会性”互动目标是个体理解社会并进入社会。课程学习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前人那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吸收并继承人类社会关于客观规律知识的思想遗产;另一方面在于通过与自我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生活体验的连接,在理解、思考、探究和重构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从而形成自我认识社会并进入社会的方式。因此,学习过程中的“个体性-社会性”互动不是目标而只是手段,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构筑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到进入社会再到发展社会,这也是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主旨所在。从表层上看,不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思政课程,其知识内容都是反映客观世界规律的符号存在,但从内容上看,知识是一种社会存在,因而知识学习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最终的目的也在于理解社会进入社会以及发展社会。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以知识与发展的联系为基础,构成“个体性-社会性”之间的互动过程。脱离了思政课程的社会性价值,个体发展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误入歧途;脱离了课程思政所依托专业课程的个体性价值,社会发展将缺少动力能量。因此,作为学习过程中的组成部分,“个体性-社会性”的互动关键在于通过互动实现知识学习的表层意义达成为学习的自然意义、文化意义、社会意义以及精神意义。


4

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实践指向


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课程思政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但也要看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理解把握“有误区”的问题。有的高校没有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整体设计不够,既有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也有课程思政成为“显性化”以及思政课程“隐性化”的错误倾向。二是课程思政“有短板”的问题。部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足,存在“不愿干、不想干、不会干”的困境。三是思政课程“有弱项”的问题。部分思政课堂教学从统编教材体系到特色教学体系的转换不够,未能与学生未来人生发展建立联结,教学实效有待提升。


破解以上问题,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紧密协同,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思考,明确统筹的原则和思路、方法和路径,这是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基本要求。当前,我们迫切需要以“三爱”构筑高校课程体系,以“三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三变”优化思政课程教学,增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个体性-社会性”互动。


第一,以“三爱”构筑高校课程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明确要求,是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任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根基在于课程体系坚持“爱党”根本、“爱国”原则和“爱社会主义”方向,确保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个体性-社会性”互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派和掘墓人。坚持“爱党”根本就是课程体系建设要拥护党的领导不游移,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2]。高校教师只有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合课程内容实际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才能增进学生对党的信赖、信念和信心,才会避免一切反对、动摇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言论和行为进入课堂。坚持“爱国”原则就是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要站稳中国立场不动摇,引导培养学生爱过去的中国、爱现在的中国与爱将来的中国。高校教师要勇担实现中国梦的国家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着力凝聚中国力量,凝聚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只有高校课程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坚持“爱社会主义”方向就是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要坚守社会主义方向不偏离。只有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夯实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传统根基与实践土壤,才能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认清个人发展与社会主义发展息息相关,把爱党和爱国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第二,以“三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只有坚持全课程覆盖、全要素融入和全过程保障,才能落实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的育人责任,推动课程知识从个体发展到社会发展的转变。坚持全课程覆盖,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应当注意到,人才培养本身就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校每位教师、每门课程都承担有育人责任。因此,需要深入梳理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例如,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教育课程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增加课程的知识性和人文性;实践类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全体系融入,打通课程思政建设环节。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推进有关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课件、进考试。同时,还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社会体验。坚持全过程保障,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制度。在现有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管理等质量标准中,有机融入育人水平和质量等反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的指标点,并将其作为评价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首要指标,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内化为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建立健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培训机制,将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水平。


第三,以“三变”优化思政课程教学。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重点在于思政课程教学要根据培养目标变课程教学目标、根据专业特色变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变教学方法,不断拓展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的对接通道,推动课程知识与学生个体发展形成紧密联系。根据培养目标变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思政课程教学紧密对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提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思政课程应当主动运用OBE理念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在坚持思政课程教学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主动对接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建立思政课程与培养方案毕业要求之间的支撑关系,破除思政课程“千课一面”的积弊。根据专业特色变教学内容,要求思政课程在遵循课程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实施从统编教材体系到彰显专业特色教学体系的转换。例如,对于教育学类专业学生,应补充引导学生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教学内容;对于工学类专业学生,应补充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的教学内容;对于农学类专业学生,应补充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变教学方法,要求思政课堂破除“满堂灌”“一讲到底”的传统课堂形态,从知识的说教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带领学生共同思考分析问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针对思政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特点,要主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打破课堂时间边界,通过课前导学、线上自主学习、课堂重点难点讲解、线上线下深度讨论、过程性考核等方式,将思政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模式转变,构建师生共生发展的课程学习共同体,增进师生的生命交往,从而取得更优化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