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经)B(Ⅰ)》教学大纲

发布者:房振伟发布时间:2023-08-30浏览次数:10

高等数学(经)BI》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A301034]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经)BI)(Advanced mathematics)                  

 学分/学时:5学分/80学时 (讲课学时:48;习题课学时:32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开课学期:一(1

 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和药事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高中数学课程

后续课程:高等数学(经)B(Ⅱ)

课程负责人:郁大刚

一、课程目标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之一,高等数学(经)B(Ⅱ)适合经管类专业且后续发展对高等数学要求较低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一元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高等数学II及后继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知识的更新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

1.函数极限与连续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分段函数、反函数、隐函数的概念。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与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理解极限的概念,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掌握四则运算法则,了解极限的性质。知道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会利用两个准则求简单的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了解无穷小量的阶,知道无穷小量阶的比较,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2.一元函数微分学

 了解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知道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关系。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初等函数的二阶导数,会求  的高阶导数。会求隐函数的导数,会求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二阶),会求反函数的导数。了解微分的概念、会计算初等函数的微分。

 理解并会应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了解柯西中值定理。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会用导数判别函数的单调性,会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简单的不等式,知道方程在闭区间上根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会求函数的极值,会求应用问题的最大值、最小值。知道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的概念,会用导数判别曲线的凹凸性和求曲线拐点以及渐近线。

3.一元函数积分学

 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知道求导与不定积分的关系,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会用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求简单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

 理解定积分的基本概念,掌握定积分的性质。理解积分变上限函数的概念,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会用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计算定积分。知道反常积分的概念,了解反常积分计算。理解定积分的微元法,会利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平行截面面积的立体体积等)。

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关系

序号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

作业

实验

上机

1

函数、极限、连续

映射与函数、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

一元函数微分学

导数的概念、函数的求导法则、高阶导数、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相关变化率、函数的微分、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函数图形的描绘、曲率



3

一元函数积分学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的积分、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微积分基本公式、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反常积分、定积分的元素法、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定积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学时

习题课学时

小计

函数极限与连续

12

10

22

一元函数微分学

20

12

32

一元函数积分学

16

10

26

合计

48

32

80

教学内容

讲课学时

习题课学时

小计

、教学方法


  1.  课堂授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习题课时,采用学生练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方式,达到学生通过练习真正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2.  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实时性强的优点,开展网上答疑和辅导,提高教学效率。

  3.  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采用课后作业、作业反馈,不定期课堂练习和测试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课程的考核以考核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重要内容。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成绩评定方式如下表所示:

1.考核环节及要求、成绩比例

考核环节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平时成绩

20

根据全部作业的得分再按20%计入总成绩

测试成绩

30

 第一次测试成绩按9%计入总成绩

 期中考试成绩按12%计入总成绩

第二次测试成绩按9%计入总成绩

期末成绩

50

 考察本册全部内容,以期中考试后为主

以卷面成绩的50%计入总成绩

2.课程目标与课程考核环节的关系 (考核环节可根据课程过程化考核方案调整

 序号


 课程目标


考核环节

作业(20%

测试19 %

期中(12 %

测试29%

期末(50 %

1

函数极限与连续

30%

100%

30%


20%

2

一元函数微分学

35%


70%


20%

3

一元函数积分学

35%



100%

40%

合计


100%




20%

序号

课程目标

考核环节

100%

100%

100%

100%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微积分》(上册)  沈仙华 蔡剑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3.1

 《高等数学习题课教程》 黄安才 陆伟民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0

附件

  1. 作业评分标准表

考核内容

A90-100

B80-89

C70-79

D60-69

E<60

知识及概念 掌握程度(权重30%)

知识及概念掌握全面,运用得当

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正确运用

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够运用,但没有考虑约束条件

知识及概念掌握程度一般,并不能正确运用

没有掌握知识及概念,不会运用公式

解题过程的 正确性、完 整性(权重70%)

解题过程正确、完整,逻辑性强,答案正确率超过90%,书写清晰

解题过程较正确、完整,逻辑性较强,答案正确率超过80%,书写清晰

解题过程基本正确、完整,答案正确率超过70%

解题过程中存在错误,答案正确率超过60%

解题过程错误且不完整,答案正确率低于60%

二、 课程试卷设计方案

序号

课程目标

考察点及占比

备注

测试1

期中

测试2

期末

1

函数极限与连续

 考察点: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占比:100%

 考察点: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占比:30%


 考察点: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占比:20%

 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

难度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 三个等次,其比例构成近似为304030

2

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察点:导数的概念、函数的求导法则、高阶导数、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微分、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函数图形的描绘、曲率

占比:70%


 考察点:导数的概念、函数的求导法则、高阶导数、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微分、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函数图形的描绘、曲率占

比:20%

 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

难度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 三个等次,其比例构成近似为304030

3

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察点: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的积分、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微积分基本公式、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反常积分、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

占比:100%


 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

难度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 三个等次,其比例构成近似为304030



 执笔:周耘   审核:郁大刚

2021.3.6